用于恶性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肾母细胞瘤等。主要副作用为骨髓抑制,临床应用时注意定期对血象的监测。
抗肿瘤植物药抗肿瘤植物药指来源于植物的具有抗肿瘤作用的药物,其有效成分中以生物碱占多数,作用机制可归为以下三类:
用于微管和微管蛋白:长春碱和紫杉类。长春花碱(VLB)、长春新碱(VCR)、长春花碱酰胺(VDS)、去甲长春花碱(NVB)、紫杉醇(PTX)、泰索帝。
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而妨碍纺锤体微管的形成,使有丝分裂停止于中期;也可作用于细胞膜,干扰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使蛋白质的合成受抑,从而导致肿瘤细胞死亡。抗瘤谱广,主要用于各种实体瘤的治疗。长春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为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周围神经毒性表现指(趾)尖麻木,四肢疼痛,肌肉震颤,腱反射消失;在应用过程中注意观察,可以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
还可以引起局部刺激,出现组织坏死,在使用过程同阿霉素。紫杉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在用药前先询问有无过敏史,服用抗过敏药物预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使用中慢滴34小时,同时认真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过敏反应,发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输紫杉醇时应使用聚丙烯输液器,不可使用聚乙烯输液器。
用于拓扑异构酶:喜树碱和鬼臼毒类。喜树碱(CPT)、羟基喜树碱(HCPT)、鬼臼乙叉甙(足叶乙甙,VP16)。干扰DNA的复制。临床用于膀胱癌、大肠癌、原发性肝癌等很有效。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表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做好消化道反应的处理。
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三尖杉酯碱和靛玉红。用于治疗血液病,如急、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有轻微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血液毒性表现为全血细胞下降,注意对血象的监测。
其他抗肿瘤药物(主要为铂类抗肿瘤药物)作用靶点是增殖细胞的DNA,有类似烷化剂双功能集团的作用,可以和细胞内的碱基结合,使DNA分子链内和链间交叉键联,因而失去功能不能复制。高浓度时也抑制RNA及蛋白质的合成。包括顺铂(DDP)、卡铂(CBP)、草酸铂(奥沙利铂,LOHP)。抗瘤谱广,适用于多数实体瘤,如睾丸肿瘤、乳腺癌、头颈部癌、卵巢癌、骨肉瘤等;还可以联合用药作为黑色素瘤、甲状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食道癌、肝癌、膀胱癌等首选药物。顺铂(DDP)主要不良反应为严重的消化道反应、肾脏毒性、其次还有骨髓移植、听神经毒性,均与使用剂量有关。在用药前先检查肾脏功能及听力,并注意鼓励病人多饮水或输液强迫利尿。对于严重的消化道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