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品零售,转供电,房地产租赁、设备租赁,房地产开发,种植、养殖,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国内广告,有线电视器材销售,有线电视调试,安装等等。几乎是每个领域都有涉及,遍布整个淮南市甚至全国。六.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体系“一个没有先进文化引领的企业,缺乏的是凝聚力和向心力,丧失的是持久竞争力。”据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负责人介绍,自2002年以来,淮南矿业集团在行业率先确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为了职工”的企业宗旨,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企业宗旨命题,全公司形成了职工向岗位负责,领导干部向职工负责的“负责任、能创新”的企业精神。经过10年的创新、实践、积累,目前淮南矿业初步构建了以宗旨文化、发展文化和党建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淮南特色企业文化体系。在此基础
f上,比较系统地形成了安全文化、收入分配文化、安居文化、科教人才文化、职工精神文化、产业文化、瓦斯文化、生态文化、工
农和谐文化、管理文化等一系列企业文化体系。比方说在职工精神文化中创建报刊,在矿业集团内部进行分发,向大家汇报关于集团的最新消息以及谱写员工的生活感悟。建立“淮南矿业网”,将近期状况、公司简介等都放在网站上,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南矿业集团。提倡员工进行体育锻炼,2013年6月举行了集团公司三运会羽毛球赛。在文娱方面,鼓励员工对报刊进行投稿,举办事故案例漫画展。七.注重保护坏境、和谐文化实现“多方共赢”从2002年开始,淮南矿业集团站在更高的视野上,在阜阳颍上县迪沟镇进行了企地统筹试点,将采煤塌陷搬迁安置与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建设完成了塌陷搬迁2391户约10000余村民的搬迁,节约用地470亩,解放被压煤量21亿吨。成功解决了煤矿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和采煤沉陷的问题,打造了中国矿地统筹建设新村镇的缩影,如今的迪沟镇新城区面积4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6476万平方米,城镇化水平由1995年的26提升到509,森林覆盖率达54,经过企地多年来共同努力,迪沟镇现已建成住宅、商贸、生态旅游为一体新型和现代化的小城市。淮南矿业与地方政府联手创造的“迪沟模式”,成为全国实施地企统筹、治理采煤沉陷的典范,解放了40个搬迁村庄21亿吨压煤量,保证了国家级能源基地产能的发挥,有效避免了重复搬迁及乱搭乱建造成的资金浪费,减少了企业与农民的利益摩擦。“泉大”老龙眼水库,湖光山色,鸟语花香。山脉的另一头,是
环境优美的国家级大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