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s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每题2分)1请问区分工作场所内的物品为“要的”和“不要的”是属于5S中的哪一项范围?答:整理。2物品乱摆放属于5S中的哪一项要处理的范围?答:整顿要处理的范围。3整顿是要排除什么浪费?答:不浪费“时间”找东西。4仓库保管员清楚物品在哪里,不标出也没有关系,对不对?答:不对。55S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答:提升人的品质,为企业造就一个懂管理、会改善、有素养的优秀群体。二填空题(每题2分)11955年,日本企业针对场地、物品,提出了整理、整顿的概念。后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及管理水准提升的需要,才陆续提出、增加了其余的3个(清扫、清洁、素养),从而形成目前广泛推行的5S架构。2在推行5S活动中,人们对5S的重点也从最初的大扫除及环境品质的水平逐渐扩展为物流的在库管理、在制品的管理及“人质”的提升。现在一些5S活动开展的较好的企业,他们通过开展(5S)活动,在安全、卫生环境、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成本的递减方面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3(5S)活动是一切现场改善的(基础)。因为改善的前提是“标准”,没有“标准”的改善是盲目的、要反复进行的。5S活动中的目视管理与行迹管理的应用本身就体现了标准的含义。5S)的最终目的是(提升“人的素质”,使其养成遵守标准的习惯并自发地改进标准。基于此,5S)活动是没有终点的活动,(它有60分没有100分。45S中,素养是指人所应有的教养、礼貌和行为准则。5观念的改变,可导致行为的改变;行为的改变,习惯也随之改变,进而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神面貌。6团结同事,与大家友好沟通相处是5S中素养的要求。三、判断:(每小题2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持续改进的七种工具是:标语;醒目的标识;作业值班图表;工作进度管理;照片、录像;手册和表格;成绩及优劣对比公布栏。2、上班不就是干活吗?要这么干净干么?车间比我宿舍还干净,没有这个必要。这句话对么?(X)3、不遵守规章制度的工作现场,我们经常会听到“下不为例”,“这样就行了吧”,“我太忙啦”,这些话对吗?(X)4、“整理”、“整顿”对形成重复劳动造成浪费的根治容易理解和重视,但无形的浪费却易被忽视,如无谓的提高产量、质量,做无用功。这句话对吗?(X)5、“这些物品是什么,我自己知道就行,标示与否没关系。这样可以减少浪费”。这种观点对么?(X)6、5S管理需要全员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