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天津多元文化的美丽城市
作者:马国兴来源:《文化交流》2010年第08期
一个天津卫半部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后的天津发生过多少重大的事件。从末代皇帝到北洋政府又有多少历史的古迹陈列在街头巷尾、海河两岸。这里曾响起过八国联军的隆隆炮声这里曾燃烧起义和团焚烧外国教会的熊熊烈火这里曾闪现过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刀光剑影。英租界、法租界、德公馆、劝业场生动展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天津的城市风貌。当滚滚的历史尘埃落定之后这里却显得格外的沉静。
去年10月去北京朋友请我去天津看看说是近几年天津变化很大。我说开车去吗朋友说现在坐高铁20分钟就到果然如此。映入眼帘的不再是几十年前破旧不堪的城郊平房而是纵横交错的城市立体高架互通枢纽一排排崭新的楼房和整齐的绿化带。
天津的多元文化明显地体现在建筑风格上天津中式建筑具有人地关系统一的思想中轴纵贯南北东西二侧对称组群结构主次分明。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的石元仕居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堪称现存天津名人故居中式建筑的典范。而位于天津南开区的李纯祠堂是1913年江苏督军李纯以20万元购得的明朝大宦官刘瑾在北京西直门外的旧宅拆除后将部件运往天津于1923年再次建成古建筑其结构仿效故宫布局故有天津“小故宫”之称。位于红桥区的水西庄始建于清雍正元年乾隆南巡四次驻跸水西庄。园内亭台楼阁的命名富有诗意如揽翠轩、藕香榭、花影庵听其名观其景如诗如画“顿开尘外想投入画中行”。有诗赞曰“津门好诗酒兴飞扬。风雅吟成沽上集烟波人访水西庄花月醉千场。”坐落于市中心的天津三宝则是明清时代的三座主要建筑鼓楼、炮台、铃铛阁。建于唐朝初年的独乐寺则是唐玄宗时藩镇节度使安禄山曾在此誓师叛唐酿成“安史之乱”的故址。
天津市有大量的西方近代建筑构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建筑文化。其中以居住为功能的建筑集中在五大道这里是原先的英租界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总建筑面积99万平方米汇聚英、法、德、西班牙等国的各种风格的建筑230多幢其中名人名宅50多座有文艺复兴式、希腊式、哥特式。中西合璧的28号罗马柱廊式公馆为天津八大家“李善人”的后代李叔福旧居50号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铭的旧居红砖清水墙具有英国庭院别墅的风格。
我的朋友拨通了天津市市长黄兴国的电话说是你的老同学从浙江来了他约定10分钟后在市政府见面。见面后黄市长说最近几乎天天有客人来天津参观今天就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