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传送辅助信息的性能较差。
四、实验步骤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源端口信号源:PN15信号源:CLK模块8:TH6编码输出模块25:TH3数字输出目的端口模块8:TH3编码输入数据模块8:TH4编码输入时钟模块25:TH2数字输入模块8:TH10译码输入连线说明基带信号输入提供编码位时钟信号光纤传输输入信号送入译码单元
f2、用光纤跳线连接光收发模块的光发和光收,并将光收发模块的功能选择开关S1打到“光接收机”。3、把光收发模块的S3设置为“数字”。4、将1310
m光发模块的J1第一位拨“ON”(数字光调制的通状态),第二位拨“OFF”(APC自动光功率控制补偿电流的断状态),将25号光收发模块的W5(接收灵敏度的调节旋钮,逆时针旋转时输出信号减小)顺时针旋到最大。5、将输出光功率旋钮W4顺时针旋转到最大。6、开电,设置主菜单【光纤通信】→【CMI编译码及光纤通信系统】。用示波器观测信号源模块的PN15和模块8的TH13数据,比较PN序列编码前后的波形有何变化。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波形等):
ff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CMI作为数字光纤通信系统的线路码型优点如下:1、CMI码编译电路简单,便以设计与调试。2、具有误码检测能力,便于线路传输中的误码监测。3、CMI码功率谱中直流分量恒定,低频分量小,频带较宽,便于定时提取。4、编码速率是前信号的两倍。通过本次实验,让我对CMI编译码原理及CMI码光纤传输系统有了初步的了解,CMI即反转码,是一种两电平不归零码,误码监测性能好。通过实验认识了CMI的三大好处,即同步、检错、无直流分量,对CMI编码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