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皮爽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苦楝皮爽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有效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总结治疗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0例资料,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时间后按照文章疗效标准进行评分,最后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结果:治疗前评分情况:斑片直径评分为(264±035)分,红斑症状评分为(233±038)分,脂溢症状评分为(223±041)分,脱屑症状评分为(211±018)分,治疗后评分情况:斑片直径评分为(091±015)分,红斑症状评分为(087±030)分,脂溢症状评分为(098±018)分,脱屑症状评分为(090±022)分。结论脂溢性皮炎在临床上是指皮脂溢出较多部位发生的慢性炎性反应性皮肤病。关于该疾病发病的病因尚无统一定论。目前相关医药工作者认为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糠秕马拉色菌生长增多所引起的。为了观察苦楝皮爽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有效性,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笔者总结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治疗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0例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文研究资料来源为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50例资料,男19例,女31例;年龄26~44岁,平均(355±188)岁;病程6~38个月,平均(189±168)个月。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入研究的资料临床诊断结果符合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能够在治疗期间按照医
f师要求用药的。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对该药物过敏患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患者,排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体质的患者。治疗方法:所有参与调查50例资料均使用苦楝皮爽康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在发病部位外用,每天早晚各涂抹一次,医师应嘱托患者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用药,患者用药期间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等)应立即入院就诊,切勿自行处理。结果,治疗前评分情况:斑片直径评分为(264±035)分,红斑症状评分为(233±038)分,脂溢症状评分为(223±041)分,脱屑症状评分为(211±018)分,治疗后评分情况:斑片直径评分为(091±015)分,红斑症状评分为(087±030)分,脂溢症状评分为(098±018)分,脱屑症状评分为(090±022)分,两组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关于本研究所有资料用药后安全性的讨论:用药过程中有3例患者(60)在用药过程(刚开始用药3d内)中出现轻微的皮肤灼伤感和疼痛感,4例患者(8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