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收录与分析(一)
题号1
错题把一根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米,每段占全长的()。
回放
浅析成因
这是一道除法与分数关系的一道辨析题,也是辨别实际长度和分率的混淆题。都是求“每段”,学生一般无法理解概念的形成,很多学生停留在死记硬背上。建议从问题本身上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长度和分率的区别,可以画线段图促进理解。实际长度可以用除法算式“总长度÷段数”来计算,分率跟总长度无关只跟分成的份数有关。
题号2
错题是的();的是();
回放()的是;的()是。
浅析成因
这是一道有关“是字句”分数乘除法的辨析题。学生容易囿于题目的表面“差不多”而迷惑不解,错误的原因还是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概念把握不清,应让学生明白“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题号3
错题①比20米多是(
)米;②20米比(
)米少;
回放③比()多是20米;④比20米多米的()米。
浅析成因
这是一道稍复杂的“比字句”分数乘除法的辨析题,学生往往找不准单位“1”而混淆了计算方法。第4小题学生容易将“米”看成“”,还有,“比字句”和“是字句”的区别还需要加强区分。建议借用画批法强化找准单位“1”,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辨计算方法。
题号4
错题如果A是B的,那么A比B少()。
回放
浅析成因
学生的错误往往表现在找不准单位“1”的量而发愁,且将“是字句”转换为“比字句”,理解上也有难度。因此,建议借用假设法,把A就看成3,把B看成5,这
f样计算的难度就下降了。
题号5
错题一台碾米机小时碾米2吨,1小时可碾米()吨,碾1吨米要()小时。
回放
浅析成因
学生往往缺乏分析数量关系的判断力,源于学生下意识地认为都是“大数除以小数”,因此拿不准到底是谁除以谁。建议从“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分析入手,也可以画线段图结合实际情况分析。
题号6:
错题回放
一种油菜籽的出油率为35,42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出()千克油,要榨420千克油需()千克油菜籽。
浅析成因
由于油菜籽和油的单位都是“千克”,学生往往受此疑惑而不知该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建议从对等的方式入手理清思路,35中的35份表示什么,100份表示什么,引导学生用方程的思路解决,。另外,可以引导学生明白油菜籽总是比榨出的油要多的现实。
题号7:
错题从A地到B地,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15小时。
回放甲乙两车的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