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的主流,理应是现在社会急需的,但近几年来,高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本文试从就业意识方面解析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词:就业力、就业能力、求职竞争的能力。一、引言近些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由农民工、下岗职工和毕业大学生三股势力汇集起来的“就业大军”进入市场,引起的就业问题异常突出。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也遭到了考验,以往人们眼中的大学生已不在享有特殊的就业优势,大学生在当今职场上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大学生就业难已日渐引起人们和社会的关注,社会各界对此问题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每年涌入大学校园的学生不断增加,人均教育资源有所下降,高等教育逐步面向大众化,职场上的大学生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较不再有“物以稀为贵”的优势。2003年全国毕业大学生达到1877万人(《陕西统计年鉴》,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达580万(三秦都市报《招生考试特刊》。我认为大学生现在应该抛开思想包袱,正视)就业,以学习服务于就业的思想应对市场机制下的人才选拔模式这个过程应该是大学生主观的,这也最终决定了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状况。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需求分析现在,我仅从大学生自身对就业的认识,对就业的重视程度和各种思想,做了有限的调查,结合部分资料给出我浅薄的观点。调查经过:在西黑河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针对黑河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就业意识,于2007年11月23日发放问卷300份,覆盖率约为15。当日回收有效问卷273份,基本能够反映大学生关于就业的关注程度和各种思路。调查结果及相关分析:第一许多人不了解本省(或本国)的就业形势,据本次调查,863的同学只知道就业难,具体怎么个难法不甚清楚。相当一部分同学在校期间不关注就业形势等方面消息,或者是关注的程度不够,这是对“就业难”不了解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有部分大学生称“就业”是个“烦心事”在校期间一想到就业就烦,就不愿意想这个问题,“干好咱该干的就行了,该来的终归会来,不必那么烦心!”回避逃避非常现实的问题,不愿面对或许是最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根源的问题。“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无酒喝凉水”已成为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生活宗旨。大学宽松的纪律环境中,部分人对自己要求下降,自甘堕落,也是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