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原则时,内部审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表现得无能为力。
4、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待提高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还大多依附于其他部门或者联合办公,导致了内审机构和人员受到多方利益的牵制,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从而无法保证内审业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和内审质量,以至于内部审计的结果会避重就轻,掩盖了企业内部管理中很多实质性的问题,不利于企业深层次的改进管理思路,也不能体现内部审计风险控制作用的发挥。部分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知识老化,审计执业水平偏低,审计范围狭窄,审计目标不明确,对企业经济运行中的现实形态缺乏一种鉴别力和敏感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造成审计监督不力。
三、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相关制度
要建立独立、健全的内审机构,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审计监督职能充分发挥外部监督机制作为内控系统监督评审的一部分的作用,增加内部审计与外审的合作。首先,董事长与总经理(CEO)不得兼任。为解决内部人控制,加强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有效监督和制衡,董事长和CEO应分离。其次,审计委员会必须评查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章程并保证内部审计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得其工作所需的记录、职员、财力和物力第三,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聘用、解雇决定应由审计委员会主席认可。
2、提高对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认识
加强内审人员的学习,切实提高内审人员对于审计独立性的认识。健全的内部审计制度必定对从业人员提出更高的职业要求。为了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建设好一支能深刻认识独立性重要的审计队伍,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职业道德。
3、强化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的独立性
内审机构和人员的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实现其职能,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条件。必须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其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在领导关系选择上要提高内审机构的直属领导层次(直属领导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必须设置专职的审计人员,使其不参与或负责其他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职能部门的管理活动和其他业务活动,在其领导体制的选择上也要考虑审计活动与业务经营活动的关系,避免一人既负责财会工作,又参与审计工作、既负责某项业务,又指挥对这项业务活动的审计等职责不相容现象发生。此外,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开展业务中的实质性独立自主地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程序,完成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