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1课时
12.1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了解全等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初步会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2、过程与方法:围绕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一中心,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展开教学活动。设计一系列问题,给出三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找出它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进而引入本节问题的主题,强化了本课的中心问题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理解性质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富有趣味的活动中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提供学生发现规律的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教学难点:寻找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教学准备:三角板,全等图形模型教学教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31页图1211,然后提出问题:各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特?二、新课讲解像这些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引导学生完成课本P31思考:
1
f如图p32图1212,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将△ABC沿BC翻折180°得到△DBC;将△ABC旋转180°得△AED.ADBB1CEFD2ACB3D
A
E
C
归纳: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在图⑴中,点A与点D重合.点B与点E重合.我们把这样互相重合的一对顶点叫做对应顶点;AB边与DE边重合,这样互相重合的边就叫做对应边;∠A与∠D重合,它们就是对应角.△ABC与△DEF全等,我们把它记作:“△ABC≌△DEF”.读作“△ABC全等于△DEF”.“全等”用“≌”表示,读作“全等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如ABC和DEF全等时,点A和点D,点B和点E,点C和点F是对应顶点,记作ABC≌DEF。把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重合到一起,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思考:如课本P32思考图1111中,ABC≌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归纳全等三角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三、例题讲解例1如右图(1),ABC≌DCB,指出所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解:对应边有AB与DC,AC与DBBC与CB;对应角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