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这一建筑完全按照智能住宅的概念建造,耗时七年,花费高达97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6亿元。建筑内有多个高性能的Wi
dowsNT服务器作为系统管理后台,所有家电、门窗、灯具、池塘、水族箱均由电脑控制,灯光和其他家电的设定都是自动调整,宅中的一棵百年老树配有传感器,可以根据需水情况实现自动浇灌,每个访客都需要配备作为身份标识的电子探针,方便系统知道其所在位置,这一整套设计即便放到现在也十分出众,更何况是在1997年。
当然,比尔盖茨的智能住宅也相当奢华,其具有7个睡房、24个浴室、6个厨房,而且并不仅仅是住宅,还包括办公室、体育馆、图书馆和会议中心,占地超过6000平方米,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其客厅,客厅的背景墙是一个巨大的水族箱,其中养着鲸鲨等稀有物种。高度智能化加极度奢华两个标签组合在一起之后,比尔盖茨的豪宅就已经成了智能家居的最典型案例。
f3、谷歌收购Nest引爆智能家居
从1984年第一座智能建筑出现,至今已有30年的光景,即便从1997年比尔盖茨的智能豪宅落成开始计算,至今也有近20年的光年,但智能家居并没有获得长足进步,不仅在国内,放之全世界范围也是如此。一没有统一标准,二没有知名公司,三没有实用产品,导致智能家居越来越成为一个空壳概念。
近几年来,国内用户如果想体验智能家居,在市面上几乎找不到像样的产品,在网上搜索智能家居解决方案,也多是一些并不知名的公司,这些公司提供的方案无外乎安防、远程控制、窗帘和灯光控制、楼宇对讲等等,但并不涉及具体品牌,用户对所采用的产品品质一无所知,本应充满科技感的智能家居被按照传统行业的做法来处理,已经很难看到科技的味道。
f从强化品牌的单一产品到淡化品牌的整体解决方案,智能家居应该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发展,但从一开始就有公司推出整体打包的方案,无疑是在滥用智能家居的概念,同时也有浑水摸鱼的嫌疑,这样的方案并没能真正实现家居的智能化,反倒是伤害了用户的体验,让用户对智能家居的概念产生了不信任感。早几年你对别人说我是做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对于听的人来说,和听到有人介绍说“我是某某中介”并无两样,这对于整个智能家居行业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
智能家居发展了30年仍处于混沌状态,真正需要的是一个引爆点、是大公司的进入和实力公司的强推,这个引爆点就出现在2014年初。
2014年初,谷歌以32亿美元的报价收购了由托尼法德尔(To
yFadell)创办的智能家居公司NestLabs,而托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