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领导自居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到生产作业现场往往被车间干部、工人同志尊称为领导,但作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以领导自居是工作的大敌。要经常醒悟、时刻注意增强服务意识,作为安全生产管理队伍的一员,深入作业现场调查研究,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集中集体的智慧,为车间解决在安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2、“一缆子”方法“一缆子”方法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的“克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走出这一误区的关键,一是要改变工作方法、改“一缆子”方法为抓关键路线、关键人员的分层监督方法。要改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到现场就是抓不戴安全帽、不穿工作服这种浅层次问题。作为安全监督生产管理人员要时刻把握每个部门、每个现场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问题,监督关键人员的职责落实情况,协助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者把握安全生产大局,及时向领导反馈信息。二是要监督车间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给其安全员合理授权、放权,既是安全第一责任者落实各级安全责任的检验尺度,也是各部门安全员开展工作的必要条件。
f3、无是非情感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时时受到来自各方利益、感情的困扰,如果在工作中处事无原则,不敢大胆管理,不能开展批评,甚至出现对领导媚上的现象,处罚上放宽尺度,广施恩泽,拉“小圈子”对“铁哥们”高看一眼,向领导反映情况夹杂个人感情。上述这些无原则的做法不但将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4、作风浮漂忙于事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负有管理与监督的双重职责,一部分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认为走上这个岗位是离开了现场当管理人员,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整天在办公室转,满足于应付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到现场是走马观花,不认真研究规程、制度的条文与具体情况怎样贯彻落实与执行,更不去研究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新问题。只会空喊两句口号,讲话既无针对性又无可操作性,管理上只做表面文章,专业技术上落后于时代。
5、报喜不报忧
f某些部门明明在安全管理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向领导汇报工作时,专捡顺耳的话讲,讲优点多,谈缺点少讲成绩多,讲问题少,使上级领导认为形势片大好,形成决策偏颇,使早该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重视和解决,掩盖了矛盾与真相。
6、管理上缩手缩脚,欺上瞒下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一些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或人和事,不敢碰硬、纠正和大胆管理,而是搞平衡,甚至和稀泥,在某些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