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可分析出熊氏家族意识深厚,体现了宗法意识。42015合肥《钱氏家训家庭》载:“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强调导学号26060022A.道德修养C.宗法观念【答案】C【解析】由材料中“祖宗”“祭祀”“宗族”等信息可知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强调宗族团结的宗法观念,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中家庭教育的内容无关。5.2015雅礼中学《春秋》中有一段记载,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齐侯乃召集有关诸侯在葵丘互相盟誓:不得修筑有碍邻国的水利,不在天灾时阻碍谷米的流通。约三百五十年后,孟子又提及葵丘之盟,可是他表示不满:盟誓自盟誓,会后各国仍自行其是。据此可以推论出导学号26060023A.周王室的中枢权力不可取代B.孟子主张中央集权C.诸侯国对农业重视不够D.霸主齐侯并无影响力【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孟子不满的是盟誓后各国自行其是,即诸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力量来组织修水利、抗天灾,因此,孟子主张由强有力的中央来统一组织,但是并不一定是由周王室来组织,故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盟誓有关水利修筑的规定,可知诸侯国重视农业,故C项错误;齐侯能召集会议并达成盟誓说明其有影响力,故D项错误。6.2015唐山据《礼记王制》记载:“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中国早期的昭穆之制导学号26060024A.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的重要内容B.是在分封诸侯之后逐渐形成的
2
B.等级差异D.乡风民俗


fC.有利于形成礼制化的封建新秩序D.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答案】A【解析】“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表明在统治集团内部,不同等级贵族享有的特权不同,这体现在宗法制度下对权力继承制度的划分,A项正确。宗法制是在分封制之前,B项错误;中国早期与封建新秩序不符,C项错误;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7.“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导学号26060025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体现了秦结束分裂完成统一的历史,C项正确;秦朝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