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此并读图完成5~7题。
5.中国“二十四节气”起源于A.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
B.黄河流域D.辽河流域
6.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植正当时”的农作物是A.冬小麦C.春小麦B.玉米D.水稻
7.在下列节气中,符合北京正午日影逐日增长的是A.惊蛰至清明C.大暑至处暑B.小满至小暑D.大雪至小寒
解析:第5题,我国文明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这里是我国早期农业的主要分布区。这里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识了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地理要素的变化规律,从而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第6题,不同的农作物对水、热等条件的需求不同,故在进行农事安排时,必须遵循一定的时间规律。冬小麦一般秋季播种,夏季收获;玉米有春播玉米和夏播玉米两种类型;春小麦一般在春季播种,
2
f秋季收获;水稻大部分在春季或夏季播种。故在秋分前后播种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冬小麦。第7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从每年的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日影逐渐增长,此期间的节气有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等,故C项正确。答案:5B6A7C2017郑州一测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下图所示。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具有很好的节能性。读图回答8~9题。
8.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A.昼长逐渐增加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C.月均温不断降低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9.为达到最佳遮阳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A.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B.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第8题,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武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即时间由夏至日经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武汉昼长逐渐减小,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月均温先升高后降低,月均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第9题,纬度越高,其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要使屋檐外延能挡住进入房间的光线,应加长屋檐外延长度。答案:8B9A2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