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求是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题2分,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80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
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C.地方推行郡县制B.中央设三公九卿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3.看过《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污大王”的军机大臣和坤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军机处设置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
4.秦汉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我国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中存在着一个一以贯之的理念,那就是A.制度的完善在于不断改革B.强化君主集权是政治变革的主要内容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是改革的根本目的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是国家稳定的基础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是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C.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6.《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C.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7.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反映出列强侵华的趋势是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C.从开埠通商到割占土地B.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D.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8.“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
f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C.抗日战争的胜利B.土地革命的开展D.战略反攻的开始
9.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增强了民族意识C.确立了共和政体B.推翻了封建帝制D.实现了民族独立
10.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材料中“新的革命策略”指A开展武装起义的策略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