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迁移主要从亚非拉地区迁移至欧北美,人数逐年增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特点:新中国成了前,人数众多,迁移主要地区为东南亚,与祖国联系密切;新中国成立初期,迁移人数很少,改革开放出现迁移潮,主要集中迁移到发达国家。原因:新中国成立前,向西方学习的热情高涨,人数众多。且东南亚地区与中国较近,便于迁移。收到中国传统儒家宗法思想的影响,对祖国抱有很多感情,因此致力于投身祖国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原因,遭到了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因此迁移人数锐减。改革开放之后,思想解放,国内外形势稳定,政策支持,迁移人数增多。
3
f贡献:1)加强了中国同外面世界的往来,成为中国近代化过程的有力推动者;2)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持;3)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努力,为中国在国际世界中的地位提升产生了积极的作用。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观点1:中国古代与世界各国的和平友好往来。提示:可以结合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以及汉代的丝绸之路等等来表现中国古代同国外的地区往来。强调中国古代与其他各国的文化交流密切。也可以从国外诸如日本等国的遣唐使等来讨论文化的相互关系。也可以联系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来谈。注意:要强调的是一定是对外的往来,不是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文成公主等人都不属于这一范畴。
选做题部分
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讲师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