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即经济法上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12、经济法客体的分类:
3
f(一)物:1、动产和不动产2、特定物与种类物3、主物与从物4、流通物与限制流通物(二)货币和有价证券:1、货币2、有价证券(三)智力成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权利(四)管理对象(五)行为:1、完成一定的工作2、提供一定的劳务。13、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大类14、行为:是指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当事人的意志活动。行为根据其是否合法,可以分为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合法行为在经济法中有可分为市场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和经济仲裁与司法行为等15、市场经营行为的有效条件:①行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②意思表达真实③行为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④必须接受国家经济管理机关依法实施的组织。、管理和监督。16、经济管理行为的有效条件:①必须是想有经济管理权的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实施的。②必须符合经济管理法律规范17、经济仲裁和司法行为:是指仲裁机关和国家审判机关对当事人之间的经济纠纷惊醒处理,做出具有法律效益的裁决和裁判的行为。18、经济违法行为:是指在经济领域内违反法律、法规,侵犯国家、社会和他人权利的行为。19、事件:是指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经济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客观事实。它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类。20、法律事实的后果:①发生经济法律关系②变更经济法律关系
第二章财产权物权和债权
1、物权法的基本原则:①物权法定原则②物权公示公信原则③一物一权原则。2、所有权的取得:是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或方法而取得财产所有权。一般来说,所有权的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此外物权法中还有关于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即善意取得和拾得遗失物。3、原始取得:原始取得实质所有权第一次产生或不依靠原所有人的权力而取得所有权,一般来说都是基于法律规定而取得所有权。4、继受取得:是指通过某种法律行为或者依靠某种法律而从原所有权人处取的财产所有权。一般包括买卖、互易、赠与、继承、遗赠等。5、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动产转让给第三人以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①主观上是善意的②以合理价格转让③履行适当的手续),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后,原所有权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财产,而只能请求转让人赔偿损失。6、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