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答案】A【解析】甲地植被消失,地下部分保留,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生物全部消失,发生
的演替属于出生演替,A错误;甲地因气候适宜,若没有外力干扰,可重现森林,B正确;
出生演替最先定居的是地衣,然后是苔藓,C正确;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
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
25.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
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
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1
0
87
7
40
第6页共10页
f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8
20
37
10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答案】D【解析】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逐渐增加,甲、丙降低,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蝌蚪间的竞争受捕食者影响,A、B正确;无捕食者时,乙存活率极低,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C正确;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存活率增加,获得的资源增加,D错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0分。第26题~第2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
生都必须做答。第30题和第31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题,共35分)
26.(10分)某同学将生长一致的小麦幼苗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置于阳光下培养,乙组置
于黑暗中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定麦苗的干重,发现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回
答下列问题:
(l)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是
组,原因是

(2)观察叶片颜色,出现黄化现象的是
组,其主要原因是

(3)该实验探究了环境因子中的
对小麦
的影响。
(4)若将甲组置于红光下,乙组置于绿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两组麦苗中干重较大的是甲组,
原因是

26.(10分)
(1)甲(1分)甲组能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乙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呼吸作
用消耗有机物(2分)
(2)乙(1分)在黑暗条件下,叶片中叶绿素降解,且无叶绿素合成(2分,其他合理答案
也给分)
(3)光(1分)光合作用(1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4)甲组吸收的光能多,光合作用强;乙组吸收的光能少,光合作用弱(2分,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