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的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已倍受关注。农村的环保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差距很大,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事关“三农”工作大局,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农村环保工作?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农村的环境现状农村环境问题呈现面广、点多、污染来源复杂的特点。归纳起来可分为生产、生活、生态3个方面。生产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是过量施用化肥,剩余化肥成分排入河、库,造成农村水体污染,河、库、塘水质下降;过度施用农药,破坏生态防护功能,增加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土壤中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风险增大;滥用饲料添加剂,催生速生畜禽,不仅使肉类品质降低,而且使食用者、周围环境遭受类性激素物质的污染;畜禽养殖排泄物随养殖规模大幅增加,污染周边水体和大气环境;农用塑料薄膜大幅增加,废弃或破损的农膜污染土壤、污染农村居住环境;秸秆焚烧污染大气、浪费资源;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污染生态环境。生活方面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村镇居住环境恶化,村容村貌脏乱差现象明显。农民致富以后,用上了自来水,盖起了二层楼,自家院内追求干净整洁,装修上档次,而人畜粪便和污水直排现象日趋严重,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农业废物任意排放,致使农村小沟、
15
f小河、水塘淤积变黑发臭和漂浮物蔓延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垛、畜禽乱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环境的真实写照。不少村镇住宅修建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散乱,居住环境变得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污水淤积,成为疾病传染的温床。
生态方面的环境问题则体现在不恰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生态的破坏,造成生态功能的退化。过度耕种导致土地有机质降低,水土流失,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破坏,森林蕴含量和品质降低;河流广为污染,原有功能丧失,鱼虾等水生生物锐减甚至绝迹;生物链遭受破坏,对病虫害自然抵抗力减弱。据不完全统计20年,XX的化肥用量在2万吨以上,残留量在40左右;农药用量90吨左右,40的残存量;农膜用量在110吨左右,每年约10的废旧农膜残留在土壤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造成农产品药残、重金属超标,危机食品安全;土壤中的残存量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
二、农村环境的成因一是认识不足。长期以来农村面源污染问题被排除在环境控制之处,基本处于失控状态。二是投入滞后。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