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3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11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第I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文化保守主义是在应对西方文化挑战的过程中,主张以传统主流文化的价值作为现代化中介与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并以传统文化为栽体引进外来文明,来实现民族生命稳定与持续过程中的文明汇合的一种思潮。而现代中国儒学式微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中华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民族精神。中国现在不仅要增强“国力”,更要回归“国性”,因为“国性”才是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根本标志。文化保守主义的崛起,起到了制衡全球化所带来的价位世俗化的消极影响的作用。世俗自由主义使中国人权意识觉醒,有其重要的意义。但在西方,自由主义在20世纪下半期开始走向理俗化,鼓吹绝对放任与自由,抛弃了古典文明教化精神,也引发了从自由放任主义向“动物化”退化的严重文化危机。当代中国人特别缺乏对低俗文化的免疫力,不能不使人们反思自“五四”以来的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的消极影响。长期以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原有的士大夫与中产阶级的精致性。新世纪之交,由于旧的文明价值被人为地铲除,在中国人的自由启蒙价值中,本来就缺少抵制低俗化的精神资源,而主要来自美国的外来思想,又缺少了对文明德性的关切。正因为如此,如何从传统儒家精致文化中获得制衡世俗文化冲击的资源,避免整个民族在过度世俗化过程中,走向动物化与低俗化,就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中国传统的礼文化恰恰可以转化为平衡现代中国人所追求的自由价值的文明要件。经过创造性转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具有平衡世俗自由主义的绝对自我中心价值观的作用,具有克服无根化与人生意义感缺乏的后现代病的作用。儒家最关键的东西是发掘人的内在资源,并使之充满人的身心,以此为基础光大,从而形成一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