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定律学习指导电路分析基础是高职、高专电类各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电路分析基础》阐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及其基本分析方法,是从事任何电类专业学习和工作的人员普遍要学习和掌握的、必不可少的知识。本章介绍的内容是贯穿全书的基本理论基础,要求在学习中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章的学习重点:电路模型的概念和理想电路元件的概念;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概念及其与实际方向之间的联系,电功率的概念;理想的无源元件、有源元件的概念;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深刻理解和应用;电路“等效”概念的建立及其电路“等效”的基本方法;直流电路中电位的计算及其负载上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1.1电路和电路模型(1)电路的组成和功能电路通常由电源、负载、中间环节三大部分组成。电路分有两种类型:电力系统的电路功能是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的电路功能是对电信号进行传递、变换、储存和处理。(2)电路模型电路理论是建立在一种科学的抽象“电路模型”的概念和基础上进行阐述的。所谓电路模型,实际上是由一些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图。对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时,我们往往在一个实际电路给定的情况下,首先对该电路进行模型化处理,并使模型电路的性状和实际电路的性状基本相同或十分逼近,然后借助于这种理想化的电路模型,对实际电路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电路模型分析和研究实际电路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之一。(3)理想电路元件理想电路元件是电路模型中不可再分割的基本构造单元并具有精确的数学定义。理想电路元件也是一种科学的抽象,可以用来表征实际电路中的各种电磁性质。例如“电阻元件”表征了电路中消耗电能的电磁特性;“电感元件”表征了电路中储存磁场能量的电磁特性;“电容”元件则表征了电路中储存电场能量的电磁特性。实际电路中的实体部件上发生的电磁现象往往是复杂的、多元的,如电阻器、电炉等设备,它们除了具有消耗电能的特性外,还有磁场和电场方面的特性,分析时若把它们的全部电磁特性都表征出来既有困难也不必要。本着突出主要矛盾、忽略将要因素的研究方法,电阻器和电炉等设备完全可以用理想的“电阻元件”来作为它们的数学模型。显然,理想电路元件是从实际电路器件中科学抽象出来的假想元件,可以看作是实际电路器件的一种“近似”。理想电路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