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选择题1.“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变法图强2.张老师在讲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时,按发展阶段设计了四个标题:“千呼万唤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其中的“忽如一夜春风来”是指民族工业的()A.产生B.初步发展C.黄金时代D.衰落3.1911年2月5日,法国《小日报》刊登的一幅石印画(图)再现了当时一些中国人当众剪掉长辫的场景该画反映出()A.剪辫易服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共识B.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已被推翻C.民国政府剪辫易服法令得到贯彻D.中国社会习俗呈现新旧并存特征4.利用帝国主义忙于一战之机,19131921年,我国创办了123家面粉厂。1914年我国面粉入超(指一定时期内,外贸进口总值超过出口总值。反之则称为出超。)200万担以上,从1915年起开始出超,1920年达到300多万担。而随着帝国主义卷土重来。面粉业再度受挫,这表明当时()①一战客观上有利于我国面粉业发展②我国面粉业发展曲折③一段时期内我国面粉大量销往海外④我国面粉生产技术领先世界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第1页
f5.如图是1914年12月《新闻报》发表的题为《急起直追》的时政漫画,货物上写着“国货出口”,“欧风”吹起船帆,促使帆船加速前进以追上前面冒着烟的货轮。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是()A.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飞速发展B.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C.中国帆船的航速远不如西方国家的货轮D.中国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紧迫性6.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A.修建京张铁路B.创办大生纱厂C.研制工业纯碱D.编写《海国图志》7.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属于经济方面变化的是()A.《海国图志》的编成B.商务印书馆的创办C.京师大学常开办D.民族工业的发展8.电视剧《闯关东》中有传武兄弟剪辫子的情节,“剪辫令”的颁布是在()A.洋务运动期间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C.戊戌变法期间D.辛亥革命后9.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客观上使中国民族工业进入哪一发展阶段()A.初步萌芽B.“黄金时代”C.再度受挫D.陷入绝境10.历史学家章开沅说:“18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