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二章复习课【复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知道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其决定因素,知道超声波和次声波。4.知道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可以传递能量。5.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用书中的知识梳理,并按要求熟记基础知识。
归纳总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物体振动,人不一定能听到声音,人耳要听到声音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必须在20~20000Hz之间;2声源与人耳之间有传声的介质;3有正常的听觉系统。
f方法指导:乐音的三个特征:1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2响度与物体振幅和距声源距离有关;3音色与声源本身的材料、形状有关。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不同特征。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不一定高,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音色与音调、响度无关,它是我们分辨不同发声体的依据。情
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如图所示,当敲响音叉乙时,观察到与音叉甲接触的乒乓球将会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也能说明声音可在空气中传播。如果该实验在月球上进行,挂在左边音叉旁的那个乒乓球也能像图示那样弹起吗?答:不会,因为月球表面真空,真空不能传声。
2.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
f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其原因是固体能够传声,且比空气传声的速度快。
知识板块二声音的特性3.水牛“哞哞”的叫声和蚊子“嗡嗡”的叫声相比较,蚊子的叫声音调高,水牛的叫声响度大。用小提琴和二胡同时演奏《二泉映月》,凭听觉就能分辨出小提琴和二胡,是因为二者的音色不同。
4.如图所示,在同一个轴上固定着三个齿数不同的齿轮。当齿轮旋转时,用纸片分别接触齿轮,使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的是下面选填“上面”“中间”或“下面”的齿轮。
知识板块三声的利用5.下列现象表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是DA.利用B超对孕妇做常规检查B.渔民利用声呐探测鱼群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昆虫的位置和速度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归纳总结:噪声来源广泛,在特定条件下,乐音也会成为噪声,控制噪声应着眼于消声、吸声、隔声三个环节,最根本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