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琵琶行并序
学习目标1、了解诗人白居易及“行”这种文体的特点,了解古典诗歌中序和诗的关系,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积累背诵文中的名句。2、学习互文、衬托等写作手法,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3、根据音乐的表现力把握琵琶女的思想感情,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学法指导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为理解作者情感做准备。2、反复诵读,进入诗歌意境,激发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感知诗人的情感。3、感受第一次的琵琶声是怎样的,重点诵读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并将它依据旋律的变化分成四段乐曲,体会每一段乐曲中演奏者的情感。4、思考琵琶女的情感变化和琵琶女身世遭遇是如何应对的。5、把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和诗人的身世遭遇进行对照,理解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时理解塑造琵琶女和诗人两个形象的现实意义。高考导航1、“暮去朝来”“秋月春风”等成语是高考成语题考察范围内的词,要理解其含义和用法。2、“明年”“因为”“颜色”等文言词语要掌握其含义3、学习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评价诗歌的内容和诗人的情感是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的热点。4、本诗中的很多名句是高考名句名篇默写的重点。预习:1、作者作品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人。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元和十年(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表主张严缉凶手,因越职言事被贬为江州司马,历任杭州刺史、苏州刺史、刑部尚书等。会昌六年(846年)去世,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诗文俱佳,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