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仿真技术
摘要: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反映复杂交通现象的交通分析技术和方法。再现交通流时空变化的模拟技术,利用计算机对交通系统的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参与具体的控制者人的思维过程和行为特征进行模仿。分析交通系统在各种设定条件下的可能行为,以寻求现实交通问题最优解的一种手段,也是评价运输设施各类运用设计方案效果的有效方法。
交通仿真的发展和现状
一、国外交通仿真的发展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交通仿真系统主要以优化城市道路的信号设计为应用目的,因而宏观交通仿真模型被广泛使用,但模型的灵活性和描述能力都较为有限,加上当时计算机性能较低,所以仿真结果的表达也就不够理想。在这个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有:英国道路与交通研究所(TRRL)的DL罗伯逊于1967年开发的道路交通流仿真软件TRANSYT。它主要用于确定定时交通信号参数的最优值;Gerlough在1963年建立的用于道路网络信号配置的TRANS模型;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19561966年研制的SIGOP仿真系统。第二阶段:二十世纪70至80年代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国外工TS研究的日益热门,世界各国都展开了以ITS为应用背景的交通仿真软件的研究,交通仿真研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出现了一大批评价和分析ITS系统效益的仿真软件系统。这阶段由于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模型的精度也得到了提高,功能也更加多样化了。同时,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这期间的典型代表软件有:
f第三阶段:二十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ITS成为了国外研究的热点,世界各国都展开了以ITS为应用背景的交通仿真软件的研究与开发,从而出现了一大批评价和分析ITS系统效益的仿真软件。二、国内交通仿真的发展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交通国情的限制,长期以来交通仿真并未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随着ITS在世界各国研究的广泛开展,我国交通界认识到了在我国开展ITS研究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作为ITS核心技术之一的交通仿真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内交通工程界逐渐注意到交通仿真研究的重要性,但从总体上来看,现在国内的交通仿真研究多是“各自为政”式的自主开发,而没有更多的联系与合作,显得比较零散,往往只局限于对单一问题的研究解决,很少从整个交通环境的大系统来考虑,比如对多车道通行能力的仿真研究、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范围的仿真、信号交叉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