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范文最新推荐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案将相和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和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
110
f2.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发兴趣。(二)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给他们谈论的时间,然后教师再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读一遍书,不认识的字标出来,并借助字典和生字表自学。1.指导读准字音。2.指导认清字形。3.理解词意。
f范文最新推荐
(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
(四)三读课文,把将、相的名字用画下来,同时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几个小故事?
学生读完之后,找人回答这几个问题: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
(五)统观全文,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全文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1~10)自然段,写蔺相如出使秦国,机智勇敢,保护国宝,立了大功。第二段(11~15)自然段,写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畏强暴,维护国威,又立新功。第三段(16~18)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抄写字词。
2.想一想每个小故事发生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
310
f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找人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分别是什么故事?(教师借机板书)2.再请同学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段。(二)交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课文第一大段。1.齐读第1自然段,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2.接着请同学们默读第一大段。同时想一想: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呢?通过默读,学生知道:
f范文最新推荐
起因:秦国自以为强大,想骗取赵国的宝物和氏璧,赵王很着急。
经过:蔺相如不辱使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畏强暴的精神与秦王斗智斗勇。
结果:蔺相如完璧归赵,被封为上大夫。
3.再默读这一大段。同时思考:
(1)秦王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2)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