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模式:实验启发式教学流程:
《浮力》教学设计
复
引入
实验
学生
小
巩固
习
课题
研究
讨论
结
提高
二.教学简案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浮力和浮力的方向;
2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3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4会用弹簧称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2、能力目标:培养实验操作、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重视实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学程序
复
习
引入课题
教师主要活动
学生主要活动
1.力的测量工具是什么?2.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3.计算压强公式?计算液体压强公式?4.如图容器中有水,请说出A、B、C、
D四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河里将会怎样?但如果抱着救生圈就不会下沉。船、木块会浮在水面上;而
潜水艇却可以浮在水面也可以沉入水中;等等的这些现象都与浮力有关,那么什么是浮力?浮力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有的物体沉下水底,却有的浮上水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浮力的知识。
回答问题
答:沉下去。这现象学生较熟悉,表现出较大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讲授新课
1.研究什么是浮力【演示1】:把乒乓球放入水中后放手。【学生研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实验研究得出浮力的概念及测量方法。2.研究浮力产生的原因【演示2】:如右图
观察并回答提问学生操作和观察实验,分析、归纳。
观察实验
1
f【分析】:如右图教师启发学生分析得出F浮F向上F向下
【演示3】:如右图反证浮力产生的原因。
分析受力情况
观察并汇报观察到的现现象
2.讨论物体沉浮的条件
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小结巩固提高
F浮G
F浮G
F浮G
F浮G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浮力的概念,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的沉浮
条件以及求浮力的两个方法称量法和压力差法。浸在空气中的物
体也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如气球
练习
一.填空题
1.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对它
的浮力。
2.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同时受到力和力的作用,当
时,物体下沉,当
,物体上浮,当
物体悬浮或
漂浮。
3.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
的。
二.选择题
1.将一物体系在弹簧称上,称得其重为100牛顿,将它放入
水中,弹簧称的读数为80牛顿。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100牛顿;B、80牛顿;C、20牛顿;D、120牛顿
2.浸入水中的皮球,放手后,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浮在
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
A、浮力变大,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