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养英国注册会计师,中国银行为她争取到了一个名额,去参加入学考试。徐新是学英文的,却要跟学会计的硕士、博士一起考会计。当时她根本不懂会计,就把一整本书给背下来了。但幸运的是,她不懂会
f计但懂英文,那些会计懂会计不懂英文,考试的卷子是英语的,结果她稀里糊涂考了个名列前茅,直接被送到香港普华会计师事务所培训三年。到了香港普华,刚到香港的徐新不会讲广东话,也不太懂会计,都没有人点她的钟让她上项目。每天上班,她坐在大房子里,透过玻璃看到别的同事都一一被点钟点走了,就她待在那儿,没人点钟,心理压力特别大。下班时,看着自己那张空白的时间表,她感到很无助也很没用。后来,徐新急了,找到日本项目经理说:“我不会讲广东话,你的日本客户也不讲广东话,我们就讲英语呗。”这样徐新就慢慢有了项目做,有了填得满满的时间表。在普华工作的三年,是她进步最大的三年。她学会了工作不仅要努力,那是要拼命的,老板交给的活儿没干完是不可以睡觉的。她利用业余时间,拼命复习,三年考完了18门课,通过了英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这也是徐新人生中一次非常重大的转折。曾因发不出工资而压力山大走出普华,普华的上司推荐徐新去百富勤公司直接投资部面试,几个小时就被录取。当时20多岁的徐新经办了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香港百富勤的合资案。这时开始,她逐渐有了自己的中国投资理念。1998年年初,徐新转投霸菱投资集团,正式进入风险投资业。据说她是霸菱亚洲的第一位员工。在她的主导下,霸菱对网易投入了500万美元。1999年,徐新考察招聘网站的时候,发现了中华英才网。由于规模太
f小,风险太大,中华英才网不吻合公司要求。但是,徐新觉得中华英才网的商业模式是“良性循环”,而且只需要50万到60万人民币,她又非常喜欢这个行业,于是拿出自己的钱投了进去,变成了天使投资人。这是她人生中第三次重大选择。但不巧的是,很快中华英才网就遭遇了互联网寒冬。本来她和老公两个人都是投资人,日子过得很潇洒,周末打打高尔夫、看看电影,每年到欧洲度假2次。可是创业以后,他们俩每个周末都在工作。两个人经常相对无语,担心各自的公司,都是钱快烧光了发不出工资,“好像头上悬了一把剑,随时都会掉下来,心理压力很大”。当时,徐新不仅要把家里的存款拿出来给几百号员工发工资,而且要在自己都不知道答案在哪里的情况下,硬着头皮跟员工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2005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