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外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如对教育条件和教育过程的监测,其中包括学校的师资情况、办学设施、教学策略等内容,然而它最终是落在对教育结果即学生学业成就所反映出来的教育质量的监测上。有关国际组织对教育质量问题的观点及政策措施一些国际组织十分关注教育质量问题,在教育理念、政策措施、评价指标等方面开展了重要的研究、宣传和实践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注教育质量问题时特别强调教育体系的公正性、全纳性以及适合各国各民族当地环境的需要,认为如果在教育机会或教育过程方面存在诸如性别歧视或对特定民族和文化群体的歧视,这种不能充分尊重人权的教育体系就不是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朝着平等转变的本身就是教育质量的一种改进。这种致力于教育公平的观点,可以说是贯穿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阐述有关教育质量问题的概念、体系或框架之中的。在该组织对教育质量的考察、定义和评估中,通常使用下面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着眼于教育本身的步骤或体系,即从输入、过程和输出(结果)三个方面来评估教育质量,这是一个非常有效能的模式,尤其用来为教育结果进行等级评估通常是对学习成就的测量。第二种方法着眼于同教育相关的部门关系,它把教育看作是一个与社会其他部门相互紧密联系的部门,并在相互关系中探讨三个主要环节,即相关性、有效性和效能。相关性是指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考虑学习者的需要或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期望,有效性是关于设定的目的和目标在什么程度上可以被实现的问题,效能是指以什么途径来达到有质量的教育目标是否可以通过同样的资源来不断达到目的、是否可以通过较少的资源来达到现在的结果。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教育质量定义》文件中提出了教育质量的五个要素,即:学习者、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和教育成果,认为需从这五个方面来监测教育的质量。国际社会也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察和评价教育质量,即:学习者特征、国民经济和社会环境、教育资源、教学过程和教育成效,可以看出,这五个方面和上述儿基会提出的五个要素是基本吻合一致的。
f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