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教师考编试卷姓名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海顿是(奥地利)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奠基人。作品有(告别)、(惊鄂)、(时钟)等104部交响乐。2、《祖国颂》是(乔羽)词,(刘炽)曲。3、西洋铜管乐器有(小号),(圆号),(长号),(大号)。4、奏鸣曲式是一种有再现的三部性结构的曲式。它由三大部分构成,分别是(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5、贝多芬一生创作了10部交响曲,由于作品内涵深刻、技艺精湛,因此被世人誉为乐圣。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交响曲6、刘天华我国音乐教育家,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作品:(光明行)、(空山鸟语)。7、我国民族拉弦乐器有:(高胡)、(中胡)、(低胡)、(革胡)。8、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高亢)、(节奏自由)。9、京剧产生于(北京),流行全国,至今有(200)多年历史。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10、西洋弓弦乐器(大提琴)、(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倍大提琴)。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有(C)A、昆山腔C、皮黄腔B、海盐腔D、弋阳腔
成绩
2、《十面埋伏》是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一首表现“楚汉相争”的琵琶独奏曲。最初的作者及产生年代目前还无法考证,但最早的乐谱却见于(C)年。A、1918B、1718C、1818
f3、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已经成题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
3、下列属于巴洛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BA、莫扎特C、勋伯格B、亨德尔D、舒伯特
4、比才最优秀的歌剧作品是B,它代表着法国喜歌剧的最高成就。A、《茶花女》C、《魔笛》B、《卡门》D、《唐璜》
5、下面哪部歌剧是瓦格纳的作品:(B)A.《茶花女》(威尔第)B.《纽伦堡的名歌手》
C.《塞维利亚理发师》(罗西尼D.《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6、冼星海创作的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其中有两首分别是男声独唱和女声独唱,它们是:(D)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