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的中国建设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概要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绩效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都令人印象深刻。GDP年均增速高达105亿多人口脱贫。中国目前是世界最大出口国和制造国也是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即使经济增速放缓也将可能在2030年前跻身高收入行列并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然届时人均收入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不过这里涉及两个问题。首先尽管与目前的水平相比会有所放缓中国未来能否仍然以从全球角度看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其次这种增长能否在与国际社会、生态环境和自身社会结构相互适应而非严重冲突的情况下实现本报告对这两个问题给出肯定的回答也充分认识到相关风险。中国有潜力到2030年成为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但这并不会轻而易举地成为现实。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2030年的发展愿景中国需要在下一阶段实施新发展战略。邓小平先生倡导的改革使中国转向高速增长轨道他在凝聚共识、推动根本性战略转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历三十多年高速增长之后中国已经到达另一个转折点需要再一次进行根本性战略转变。“十二五”规划是一个良好开端在融汇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报告提出了直到2030年的长期战略。重要的是本报告着重阐述“如何做”而不仅仅是“做什么”。研究引出了如下六条重要结论。第一通过下列措施推进结构性改革以强固市场经济的基础即重新界定政府职能改革和重组国有企业与国有银行发展民营部门促进竞争深化土地、劳动力与金融市场改革。随着一个经济体技术接近前沿水平引进推广国外先进技术的空间缩小政府职能及政府与市场和民营部门的关系均需进行深刻调整。政府直接提供的有形公共产品和服务相对减少的同时需要提供更多的诸如制度、规则和政策之类的无形公共产品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竞争便利专业化分工改善资源配置保护环境降低风险与不确定性。在企业部门应重点关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包括公共资源的重新定位引入包含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措施在内的现代公司治理在必要情况下实施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发展民营部门减少进入和退出障碍加强包括战略性和支柱性产业在内的所有部门的竞争。金融部门需要进一步推进银行商业化和利率市场化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健全法律和监管体制以确保金融稳定为中国金融体系国际化建
f立可信的基础。在劳动力市场上中国需要分阶段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确保劳动者今后能在市场信号引导下流动采取措施提高劳动力参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