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分析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
摘要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不断折射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相关调查问卷,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意见。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养对策特罗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能够容纳适龄人口的15以下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化教育,超过50为普及化教育。”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和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然而,伴随而来的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难点。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至630余万人,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确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七项措施。其中第六项是“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1。因而,新形势下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毕业生有关就业能力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有效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落实就业政策,畅通就业渠道,创造人才财富的根本前提。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所谓就业即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个体,利用生产资料和社会资源从事的符合法律准则与社会约束的社会性活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或收入的活动。2它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与互动的过程。我国学者郑晓明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3综合看来,我们所提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其实是一种和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不仅是大学生择业期间的短暂的求职就业能力,更是一个人长期的、稳定的不断满足自身发展成长的职业适应能力。其核心在于学习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二、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经历了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同时由于高校就业咨询指导与服务体系的
f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更趋于主动、踏实、理性和多元,其就业能力也不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为了更有力地说明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状,我们做了一项名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相关调查,自2009年9月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