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转手到亚洲,这些白银最终主要流入中国。对这组数据的解释不合
理的是
A中国的封建经济仍然在不断发展
B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经济交流
C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欧洲需要更多的资本D中国客观上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
9.某电视剧出现了“一个因私自出海与外国做生意的人被惩处”的场景,我们可断定()。
A.属于编导自己的杜撰
B.可能出现在清代初年
C.执行了“重农抑商”政策
D.早在秦朝就已出现,不足为奇
10.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为本二、非选择题
11.(2012年10月江西省南昌市高三联考28题)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顺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
内迁三四十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
许越界,时刻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纪》卷十二
材料二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
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
如非有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
或……殖民地……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
■点亮心灯v照亮人生■
f精诚凝聚_成就梦想
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请回答:(1)概括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17世纪中期中、英两国的政策。(2分)(2)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4分)(3)分析两种政策对两国历史产生的不同影响。(6分)
一、选择题
参考答案
1.C
解析:从题中信息可知,明朝时已经出现了专门的工商业市镇,且地区不同行业分工也不同。因而不难判断C项为正确答案。本题中A项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