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以教学设计为例,浅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备好语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想备好一节课,教师在课前需要准备大量的素材。以往的教师备课素材很少,特别是偏远地区教师,或许只有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备好一节课,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往往很难做到。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给教师的备课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下面我就简单的谈谈我在利用信息技术备课方面的感受。一、利用信息技术,备教材,突破重难点。教师要想吃透教材,做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只靠课本和教学参考书或许还不够。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教师有更多途径获取更全、更新的资源素材。例如教《苏州园林》时,大部分学生从没去过苏州园林,如果直接进入新课的教学,效果并不好。于是我在备课时从网上找到了一些苏州园林的图片,放在课件中,在教学设计的导入环节播放给学生欣赏,让学生身临其境,有了直观感受。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障碍主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情趣创设和形象思维的帮助造成的,而信息技术的图像可以帮助学生由抽象变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如《斑羚飞渡》一课中最感人的场景,是老斑羚用自己的身体为小斑羚做踏板,这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飞渡是课文中最关键的情节。为了很好地展现这一情景,我从网上下载斑羚飞渡的动画,展示了斑羚飞渡这悲壮的一幕。小斑羚踏在老羚羊背上顺利飞渡之时,正是老斑羚跌落深谷的那一刻,小斑羚连续不断的成功飞渡伴随着老斑羚令人心碎的咩咩声,令学生惋惜不已,他们的心灵为老斑羚们无私的牺牲精神所震撼,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生命礼赞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激发是单纯用口头语言描述所难以得到的。二、利用信息技术,备教法,选择恰当的课堂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不是固定不变的。要因课而异,因生而异。文言文教学中,朗读很重要。例如教《桃花源记》的时候,普通话水平一般的我使用了课文朗诵音频来范读,帮助学生正字音和朗读节奏。又例如教说明文《故宫博物院》时,由于学生并不熟悉故宫,我准备了介绍故宫的简短视频。并准备了一份故宫空间示意图。三、利用信息技术,备学法,组织好学生活动,提高学习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备课是为了学生学习。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心里有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备课。例如在进行《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