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我可以打电话给朋友说,你们赶快去买,因为我知道他们肯定买得起。奢侈品你没法跟别人说,哎你赶紧去买。然后你还可以买来送给他们,因为你也买得起。这个是很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情,也是作为设计师的一个私心吧。就是你可以跟别人分享你的创作,这是非常愉悦的。”
但在产品上市之前,是更多时间的学习、积累、沉淀。除了产品开发周期本身就很长以外宜家总部的产品开发时间需要两年左右,上海产品研发中心因离供应商和市场更近所以产品开发时间稍短柯晨怡需要先学习如何做出宜家好设计。刚进入宜家的时候,HR告诫她说,不要太急着证明自己。在2013年前往瑞典总部进修的那6个月时间里,柯晨怡体会到了新人迫切想要做出成绩的焦虑感,但又渐渐意识到了HR的深意。“在那段时间里就是学习,学习企业,学习设计文化,学习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怎么做。还有观察同事,各种各样的学习。因为只有学好了你才对工作有贡献,不然的话做了也是白做。”
f2015年4月,柯晨怡在宜家设计的第一件产品希勒竹桌上市。
在设计索文顿LED太阳能灯系列时,柯晨怡遇到的一个挑战是让它变得小型居住空间友好。
为了设计缇弗拉限定系列,柯晨怡和另外七八位设计师一起在巴西待了10天。
其实光是“成为宜家设计师”这件事本身就足以成为柯晨怡骄傲的资本在宜家全球16位全职设计师中,她是唯一的中国人。宜家的设计师团队中,这16个人是绝对核心,另外还有几百位自由设计师。“虽然我们面对各个不同的市场有不同的风格,但是说到北欧设计,你还是会想到宜家设计,这个身份是要靠我们这些全职设计师来把握维持的,”柯晨怡解释道,“而自由设计师可以带来非常多的新鲜血液,每个人都很有才华,可以把个人风格和宜家融合起来。”关于为什么有幸成为那116(其他的全职设计师大部分来自北欧),柯晨怡猜测有两个原因,一是宜家设计越来越强调设计多元化,所以开始欢迎像她这样有多元文化背景、思想
f开放的设计师,二是她有脚踏实地的设计态度,“设计师不是天马行空的职业,而是解决问题的职业,在产品开发当中,无论是视觉的问题、使用的问题,还是生产中的问题,作为宜家的设计师,都要有强烈的意识”。而她作为一名来自中国的设计师,拥有她的瑞典同事们不具备的一项优势:对小型居住空间的切身体会。随着宜家在亚太市场的扩张,这越来越成为宜家设计的重要趋势,而在柯晨怡的面试中,恩格曼就看到了她具备的这一潜质:柯晨怡的硕士毕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