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的发展(物质条件);军事上:黄花岗等一系列武装起义;黄兴思想上:新军革命力量的发展,革命思想传播策反时机:1911年四川保路(修铁路的权利)运动,清政府派兵镇压,武汉兵力空虚。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史称“辛亥革命”。清政府被推翻
隐患:革命队伍混入了投机分子、立宪派、保皇派,为后来失败埋下隐患
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国旗五色旗,改用公历,1912年为中华民国元年。(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仿照美国民主共和制政体)权利的制约和平衡,主权在民、民主、法制、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f科学、天赋人权、
实用文档用心整理
主要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
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性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成功:政治上: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等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思想上:促进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经济上:颁布法令法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业救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生活上:废除陈规陋习,推动近代物质生活(土洋并存,中西合璧)和礼仪习俗变迁;文化上: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转变(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失败: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辛亥革命的范围和影响程度在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存在严重不平衡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五四运动导火线:巴黎和会(分赃会议)中国外交失败。顾维钧邵飘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补:北洋军阀黑暗政治统治(1912年3月1924年)激化社会矛盾;列强入侵加强,民族危机加剧。
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高呼“外争主权(反帝),内除国贼(反封)”“废除二十一条”“拒
绝在和约上签字”“还我青岛”
章宗祥、曹汝霖、陆宗舆
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f等口号。6月初上海罢工罢业(市)。
实用文档用心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