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泉州市上村小学钟琼霞摘要: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又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作为工作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其中农村小学生的道德教育问题尤为重要突出。关键词:农村小学思想道德成因建设
一、当前农村孩子存在的思想道德现状。1,因本人所在学校也属农村学校,对于一些情况还是有比较深刻认识。虽说我们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然而,随着打工潮的到来,留守儿童的增加,农村学生的品德日剧下降令人担忧。原本有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变成了学校的单方面教育了。同事地处农村,部分家长祖辈吃够了不识字的苦头,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念成书,以后能跳出农村,脱离农田活,所在学校就是好学校,所在班级就是好班级,所教教师就是好教师。在农村工作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老师也存在片面的认识,认为只要把学生的文化课教好,提高升学率,就可以上下都有个交待,就算完成了本职工作甚至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好学生,别的方面可以
f不强求,偏心袒护他们,正好迎合了家长的这种思想2,从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家长在重视经济建
设的同时忽视对孩子的道德教育,一些不良的思想也走进了学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学校蔓延,学校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是学生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二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小学生心理不良问题日益增多。二、影响农村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1,家庭因素:父母文化程度较低,教育孩子方法不当,不会科学育儿;父母经常外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学习,交予祖辈照料;父母思想保守,素质较差,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经常体罚孩子,甚至出现家庭暴力。2,学校因素:(1)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尤其是学校上层管理者很少像关注学生成绩那样关注品德教育,甚至学校的考评上也单一的以学生的成绩为准,出现了“学生的分,老师的命根”的怪圈,只要教出成绩好的学生,那就是优秀教师。这也在教师、学生意识中加深了“重智轻德”的观念。(2)德育课落实不到位。德育活动开展不够。在小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