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什么是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及预防
“寨卡”原是非洲丛林的名字,后来病毒爆发,科学家分析成因时发现这种病毒来源于这
片非洲丛林的一群猕恒河猴,于是将这种病毒命名为寨卡病毒。寨卡病毒是一种虫媒病毒,
扩散速度快,2015年以来已扩散至美洲、东南亚、西太平洋岛国。
首次被记载的寨卡病毒病例于2007年在西太平洋密克罗尼西亚群岛出现。2013年10月开始,寨卡病毒传到波利尼西亚,感染上万人,疫情严重。2015年5月,疫情持续发酵,巴西出现大批感染者,成千上万人生命被威胁。截至2016年,45个国家发生寨卡病毒疫情,包括哥伦比亚、墨西哥、玻利维亚、多米尼加、洪都拉斯、巴西、圭亚那等。
至2016年2月底,中国出现三个寨卡病毒感染者,其中一个为38岁的义乌人。患者曾去斐济和萨摩亚旅游,回国后出现无诱因的发热畏寒症状,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者。
寨卡病毒如何传播寨卡病毒属黄病毒科,直径20
m,是一种虫媒病毒,通过伊蚊进行传播。伊蚊有两种,
一种是出现在温带区域的白纹伊蚊,一种是出现在热带区的埃及伊蚊。由于这两种蚊子腿上都有黑白相间的花纹,所以又被称为花脚蚊。
被伊蚊叮咬后,起初人并不会出现不适症状,312天后才会出现病发症状。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头痛、发热、关节痛、结膜炎、皮疹等,随着病情的发展,足底发红发肿、舌苔发红、舌头干裂、口唇干裂等症状也会相继出现。寨卡病毒的症状与登革热和基孔肯的症状非常相似,容易造成误诊,需通过血清学检查才能辨别。
为预防疾病,切断传染源尤为重要,不要去寨卡病毒高发区,及时清理家中污水。到丛林区游玩记得穿覆盖全身各个部位的衣服,涂抹防蚊水。只有减少与蚊虫的接触机会,做好保护措施,方可减少感染机会。以上措施都是避免蚊虫叮咬的有效措施,各位妈妈和宝宝都应遵守。如果发生感染,立即到医院做详细检查,非感染者购买药物治疗,感染者接受长期的隔离治疗。
寨卡病毒如何治疗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潜伏期为312天,急性症状有低热、斑丘疹、关节疼痛,
其他症状有恶心呕吐、头痛肌痛、皮肤瘙痒、口唇干燥等,症状较温和,需对症治疗。
f目前尚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能治疗寨卡病毒,患者只能针对症状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发热服用退烧药,最好不要服用阿司匹林;口唇干燥可以服用咽炎片;皮肤瘙痒可以涂抹止痒药膏;恶心呕吐可以服用止呕药;关节疼痛可以贴止痛药膏。症状轻微者少用药,多卧床休息,多喝水;症状严重者需听从医生嘱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