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并在主题学习丛书《雨中登泰山》一课中实践运用这种表达方法。3、品读描写颐和园美丽景色的句子,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的方法。重难点:体会作者移步换景的表达方法,并在主题学习丛书《雨中登泰山》一课中实践运用这种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哪个同学来说一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同学们回答(美丽、壮观)。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课文预习的不错。二、朗读感知理清顺序同学们,想再去看看这美丽的皇家园林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
请你用横线画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看看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好,根据你们刚才的回答,我们来总结一下。作者游览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这三大景点,而佛香阁和排云殿是作者在万寿山脚下抬头看到的景物。长堤、
第1页
f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湖心岛、十七孔桥是作者在昆明湖看到的景物。(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评价同学们找到的句子很全面,并出示课件。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三个句子,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答(第二句在这三个句子中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连接起来)。作者是用哪几个动词把这三个景点写的这么连贯的?
学生答(进了、绕过、来到、下来……),你真是火眼金睛。同学们,作者不仅把长廊、万寿山、昆明湖按照一定的游览顺序表述出来,而且用恰当的动词把这几个景点连贯的衔接起来,过度非常自然,这种表达方法就是移步换景。板书并齐读。
三、深入感知,品读文本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颐和园》有这么多的景点,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找出你喜欢的景点或句子,美美地读一读,并谈一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汇报形式:
请大家看到第()然段
我喜欢的句子是……
我从中感受到了……
教师评价语:孩子,你不仅读得好,而且说得也很好,真棒!
孩子,你很会学习,能够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
孩子,你抓住了昆明湖的两大特点静和绿。
孩子,你通过语言文字体会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读课文或谈感受时,都很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读,来说。来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老师也有喜欢的句子,出示课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