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及编排
一、本部正文分三部分排列: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
1
f和单味制剂。二、正文品种中文名称按笔画数顺序排列,同笔画数的字按起笔笔形─丨ノ丶フ顺序排列;单列的饮片排在相应药材的后面,制剂中同一品种凡因规格不同而臻主标准内容不可须单列者,在其名称后加括号注明规格;附录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按分类编码;索引分别按中文索引、汉语拼音索引、拉丁名索引和拉丁学名索引顺序排列。三、每一品种项下根据品种和剂型不同,按顺序可分别列有:⑴中文名称(必要时用括号加注副名),汉语拼音名与拉丁名;⑵来源;⑶处方;⑷制法;⑸性状;⑹鉴别;⑺检查;⑻浸出物;⑼含量测定;⑽性味与归经;⑾功能与主治;⑿用法与用量;⒀注意;⒁规格;⒂贮藏;⒃制剂等。
项目与要求
四、药材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干品规定,特殊需用鲜品者,同时规定鲜品的标准,并规定鲜品用法与用量。五、药材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工等,均属各该药材的来源范畴。药用部位一般系指已除去非药用部分的商品药材。采收(采挖等)和产地加工即对药用部位而言。六、药材产地加工及炮制规定的干燥方法如下:1烘干、晒干、阴干均
2
f可的,用“干燥”2不宜用较高温度烘干的,则用“晒干”或“低温干燥”一般;(不超过60℃);3烘干、晒干均不适宜的,用“阴干”或“晾干”4少数药材需;要短时间干燥,则用“曝晒”或“及时干燥”。制剂中的干燥系指烘干,不宜高温烘干的用“低温干燥”。七、同一名称有多种来源的药材,其性状有明显区别的均分别描述。先重点描述一种,其他仅分述其区别点。分写品种的标题,一般采用习用的药材名。没有习用名称者,采用植动物名。八、性状项下记载药品的外观、质地、横断面、臭、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1外观性状是对药品的色泽和外表的感官描述。2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各品种项下选用的部分溶剂及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可供精制或制备溶液时参考;对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需作质量控制时应在该品种检查项下另作具体规定。药品的近似溶解度以下列名词表示:极易溶解易溶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不到1ml中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不到10ml中溶解;系指溶质1gml能在溶剂10~不到30ml中溶解;系指溶质1gm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