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模拟试题一一、名词(30分)1、个体心理
个体心理是个体在生产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心理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激励理论,即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此外,还涉及到个体的需要、动机、态度与个体行为差异等问题。2、“经济人”
“经济人”原文为Ratio
aleco
or
icma
,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3、社会知觉
社会知觉是指对社会对象的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群体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知觉,也叫社会认识。4、态度
态度是指个人对待某一对象较为稳定的心理倾向。5、挫折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客观条件的障碍与干扰,致使预期的动机不能顺利进行,不能获得需要的满足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反应。6、刺激变量
是指对有机体的反应发生影响的刺激条件,如目标、诱因、反馈信息,可控制可变化的环境刺激等。7、正式群体
是由于目标、任务的需要,通过上组组织或职能部门决定成立并组建的群体。8、双向沟通技术
所谓双向沟通技术,就是指有效的面对面的相互交往,比如某甲对乙发出信息,开始沟通,而某乙必须回答某甲的信息才算完成这次沟通圈。9、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微观社会关系,它表现为一个人对其他人吸引或排斥的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10、领导
领导就是指引和影响个体、群体或组织来实现所期望目标的各种活动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个活动过程的人叫领导者。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就是被领导者。二、简答题(30分)1、经济人假设的基本观点和管理措施是什么
基本观点:(1)一般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2)多数人缺乏进取心、责任心,不愿对人和事负责。(3)一般人干的工作都是为了物质和安全的需要,人工作是为了钱。(4)人具有欺软怕硬、畏惧强者的弱点。管理措施:1)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提高生产率、完成生产任务,而对于人的感情和道义上应负的责任,则是无关紧要的。2)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群众无关。工人的主要任务是听从管理者的指挥,拼命干活。3)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是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即:“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2、社会知觉的特点社会知觉是指对于人、对于人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知觉。虽然一个人认识别人能力的发展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