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现浇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逐渐向技术化、节能化以及无污染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凭借减少施工污染、节约能源、提升劳动生产率等优点,装配式建筑得到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节点区域是其薄弱部位,节点的连接技术将直接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决定着装配式建筑的进展程度,因此,研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的抗震性能成为装配式框架结构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综述引言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构件在工厂提前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运用吊装技术和连接技术将各预制构件在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从所用的材料来说,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都可以称为装配式建筑。17世纪向美洲移民时期所用的木构架拼装房屋就是一种装配式建筑。1851年伦敦建成的用铁骨架嵌玻璃的水晶宫是世界上第。二战期间,大量民用建筑遭到严重破坏,无法继续使用,因此居住问题成为二战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现场作业量少、有利于建筑工业化和环境效益好等优点,这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因此,此时住宅产业化在美国、日本和加拿大等国家迅速兴起。到20世纪末,在这些国家,装配式建筑作为住宅产业化的建筑生产方式,已经广泛用于各建筑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6年9月3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装配式建筑的重点推进地区、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建筑。众所周知,尽管装配式建筑具有特有的天然优势,但其缺点是连接可靠性和结构整体性问题。如何保障预制构件之间连接的性能和结构整体的性能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和探索的关键问题和热点问题。本文将重点阐述我国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以下简称“装配结构”)的连接节点及其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即首先对装配结构的连接节点进行分类,并对各种类型节点的力学性能分别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未来可能进行深化研究的方向。1装配式混凝土节点连接方式概述从装配式混凝土梁柱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