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大股东占款行为与股权流通性的关系研究
作者:况培颖谭燕燕来源:《会计之友》2013年第22期
【摘要】文章从投资者利益保护视角,基于全流通大背景分析大股东占款行为是否会随着股权流通性的增强而有所抑制。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流通性对大股东占款行为有着显著性的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大股东依然拥有较强的持股优势,大股东占款行为仍普遍存在,因此,建立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股东占款;股权流通性;投资者利益保护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状况还未根本改变,大股东利用绝对控股侵蚀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并不鲜见,在我国还不完善的资本市场中,大股东占款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警醒我国证券监管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一个良好的资本市场使得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得到保护。2005年实施的股权分置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大股东的占款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全流通性,也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通过20余年的不断放开及完善,开始走出因流通股与非流通股股权分置而导致其利益分置的现状,大股东采用挪用等手段侵占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状况有所减少。但是,我国的资本市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股改工作任重道远,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内部人控制”在上市公司仍然相当普遍。由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大股东利用资产为第三方提供担保、关联方交易等多种较为隐蔽的违规手段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2005年以来,通过公开发布的信息显示,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挪用、非法占用大额资金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不但为上市公司将来陷入巨大财务危机埋下伏笔,而且很多貌似经营业绩不错的上市公司却因此面临被处罚、停牌整改、甚至被强制退市的风险。如此潜在的风险,均极大地伤害了中小投资者的信心,也严重地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运用采用演绎归纳方式已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股权分置前后(20022012年)沪深股市的上市公司18111个全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占款行为随股权流通性的增强而有所抑制,同时也发现股东占款行为在上市公司中非常普遍。
本文所称股权流通性是指某公司流通股股份占总股份的比重,比重越高股权流通性则越强,反之则股权流通性弱。
一、上市公司股东股权流通性与大股东占款问题现状分析
(一)上市公司股东股权流通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