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临床医学及现代妇幼保健知识与技术,具有从事妇幼保健服务和管理工作能力的妇幼保健的高级专门人才。基本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临床医学与妇幼保健事业,遵纪守法,勤奋务实,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2、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同时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并具有初步的听、译、写、说能力;掌握妇幼保健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临床医学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理论知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身心健康。二、修业年限及时间分配学制五年,按256周安排,其中教学142周,实习48周,考试15周,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2周,社会实践和军训6周,假期37周,机动6周。详见表1。表1学年一二三四五总计14215教学34363636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教学时间分配表(按周计算)入学、毕业考试教育344412613111345453710101071111265252525248256社会实践、军训实习假期机动总计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1
f主要课程:英语、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生殖健康学、遗传优生学、妇幼保健学。四、课程设置1、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详见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必修课教学进程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幼保健方向)限定选修课教学进程表。必修课总计48门,3015学时,平均周学时21(不包括选修课和临床实习)。2、课程设置说明:共设置六大类课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类课程6门;公共基础类课程5门,基础医学类课程17门;预防医学与科研方法类课程4门;早期接触临床类课程3门;临床医学与专业类课程13门。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社科类课程:(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2)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