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2019届高三(高2016级)第二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
高三历史
201931金文的“华”,字形如一朵绽放的花朵,取义为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也说:“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这表明A“礼”成为华夷之辩的主要内容B文字的变化折射出民族交融C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已经基本定型D周人对礼乐文化发展的自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周朝金文及《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中关于华夏一词的解释源于中原地区服饰华采,疆域广阔文明道德兴盛的景象,反映了在礼乐文化下,周人本身的文化自信,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体现对夷的阐释,排除。B项,题干未反映民族融合现象,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周时期华夏民族定型,排除。2汉代,尽管帝王在“罪己诏”中罗列了诸多罪责,并反复强调“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但他们永远不会引咎辞职或将皇位禅让给别人。帝王的“罪己诏”实质是A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B加强君主专制的工具C体现民本的治国原则D加强中央集权的工具【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罪己诏”中帝王将国家灾异之变归咎于自身,侧面反映了君主代天意行事,塑造以上天意旨以规范律己的统治者形象,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A项,题干反映了天人感应思想,但并未阐明材料实质,排除。C项,材料中未体现君民关系,排除。D项,汉代帝王“罪己诏”旨在加强君主专
f制,而非中央集权,排除。3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唐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宣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这反映了A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C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D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许宣身份由盐铁使之子到统制之子,再到开药铺的伙计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发展下文学发展适应普通市民群体的精神需要,故C项符合题意。A项,封建国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社会地位并未提高,排除。B项,题干并非强调文学的变化发展,排除。D项,许宣身份变化反映了社会等级观念受到冲击,排除。4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