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六年级下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厚)两边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其中球形的透明物体放大倍数越大。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的范围(视野)越小;放大镜的(凸度越小),放大的倍数(越小),观察的范围(视野)越大。
4、培根发明了眼镜。
5、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一、眼睛和观察物体不动,放大镜上下来回运动。二、眼睛和放大镜不动,观察物体上下来回运动。
共同特点:眼睛不动6、人的肉眼只能观察到(15毫米)大小的微小物体。
通过(放大镜)能观察电视机的屏幕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组成的,通过放大镜观察到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7、蚜虫只有针眼般大小,它在植物的嫩枝上吸取汁液,蚜虫的天敌是草蛉。
8、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
常见的晶体有:白糖、食盐、味精、碱面非晶体有:玻璃、松香、琥珀、珍珠9、晶体的特征:有规则几何外形固体晶体的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食盐、白糖的晶体是(立方体)的,味精的晶体是(柱状)的。晶体的大小:大的肉眼可见,小的则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晶体制作方法:降低温度和减少水分。我们课堂上制作晶体是采用了(蒸发)
10、常见昆虫的触角
蝴蝶天牛
(棒状)(鞭状)
蚕蛾(羽状)蝗虫(丝状)
蚂蚁(膝状)
11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
物),发现了血液在毛细血管里流动。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通过观察一块软木薄片发现了(细胞)。
12、洋葱表皮一个个像房间似的结构是(细胞)。而中间的小黑点则是细胞核
13、(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4、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和(细胞)。
15、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草履虫、变形虫、鼓藻、船型硅藻)(喇叭虫、团藻、眼虫)。
1
f16、载玻片的形状是(长方形)盖玻片的形状是(正方形)。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形状是(圆形)
17、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