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心得: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差异化思考
公正和效率是司法最根本和最重要的追求,为实现这一主题,司法实务界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从法院整体的角度来说,公正和效率的双提高,仅凭对于众多个案的研究管控,显然不能实现,因此,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作为管理方法中的重要概念,被逐步地引入到司法实践中。审判质效评估体系是指“按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目的、功能、特点,设计若干反映审判公正、效率和效果各方面情况的评估指标,利用各种司法统计资料,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建立案件质量评估的量化模型,计算案件质量综合指数,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进行整体评判与分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案件质量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2008年1月发布。近年来,各地法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纷纷建立了审判质效评估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高法院虽出台了“31项指标体系”,但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强制统一实施,各地指标设定、评估方法并不一致,效果也各有差异,成果有待于进一步总结和完善。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和分析审判管理与质量效率评估体系的差异之处,找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并针对这
f些问题,从具体制度层面进行规划设计,以期能对院审判管理制度和方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审判质效评估体系概念和评估方法(一)基础概念审判质效评估体系是指“按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目的、功能、特点,设计若干反映审判公正、效率和效果各方面情况的评估指标,利用各种司法统计资料,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技术,建立案件质量评估的量化模型,计算案件质量综合指数,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案件质量进行整体评判与分析。”同上。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建立审判质量与效率评估的量化模型,实现在定型基础上的定量管理,对法院和法官的司法绩效进行总体性、数量化的评价和判定,从而提高审判管理的准确性和管理效率。如果说案件质量评查制度是对案件的实体和程序问题进行单一的评价,那么,案件质量评估制度则是对案件质量和效率进行的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案件质效评估制度是在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加全面、准确反映法院和司法人员工作业绩的审判管理制度。《人民法院审判管理教程》,沈德咏、周玉华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9月第一版。第129页。
f(二)外延范围审判质量与效率评估体系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不仅具有明确的内涵,而且还具有丰富的外延。具体而言,审判质量与效率评估体系的外延主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