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绩效评价与考核指标(试行)
类别
项
指标
要求
方法
性质
根据实际情况,在地块雨水排
放口、关键管网节点安装观测
计量装置及雨量监测装置,连
续(不少于一年、监测频率不
当地降雨形成的径流总量,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
1
年径流总量控规定的年径流总量控制要求。在低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低于15分钟次)进行监测;定量(约束性)
制率
结合气象部门提供的降雨数
应的降雨量时,海绵城市建设区域不得出现雨水外排现象。
据、相关设计图纸、现场勘测
情况、设施规模及衔接关系等
一、水生态
等进行分析,必要时通过模型模拟分析计算。
在不影响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对城市河湖水系岸线、加装盖
查看相关设计图纸、规划,现
2
生态岸线恢复板的天然河渠等进行生态修复,达到蓝线控制要求,恢复其场检查等。
定量(约束性)
生态功能。
3地下水位
年均地下水潜水位保持稳定,或下降趋势得到明显遏制,平
查看地下水潜水水位监测数定量(约束性,
均降幅低于历史同期。
据。
分类指导)
年均降雨量超过1000mm的地区不评价此项指标。
f类别
项
指标
要求
方法
性质
热岛强度得到缓解。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夏季(按69月)日查阅气象资料,可通过红外遥
4
城市热岛效应平均气温不高于同期其他区域的日均气温,或与同区域历史感监测评价。
定量(鼓励性)
同期(扣除自然气温变化影响)相比呈现下降趋势。
5水环境质量
不得出现黑臭现象。海绵城市建设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V类标准,且优于海绵城市建设前的水质。当城市内河水系存在上游来水时,下游断面主要指标不得低于来水指标。
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水质检测。
定量(约束性)
二、水环境
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不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III类标准,委托具有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定量(鼓励性)
或不劣于海绵城市建设前。
机构开展水质检测。
雨水径流污染、合流制管渠溢流污染得到有效控制。1雨水查看管网排放口,辅助以必要
城市面源污染管网不得有污水直接排入水体;2非降雨时段,合流制管渠的流量监测手段,并委托具有
6控制
不得有污水直排水体;3雨水直排或合流制管渠溢流进入城计量认证资质的检测机构开展定量(约束性)
市内河水系的,应采取生态治理后入河,确保海绵城市建设
水质检测。
区域内的河湖水系水质不低于地表IV类。
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和城区内水体水环境质量低于
IV类标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