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帮孩子度过青春期现在的营养条件好,社会开放,加之时尚杂志和情色节目泛滥,均促使孩子们早熟,早恋成为不能回避的社会现象。中央台的《新闻调查》曾专门播出过对中学生早恋和性行为的报道,一些发育尚未成熟的中学生因为不慎的性行为而导致对身体伤害极大的怀孕流产。既然是现状,当然是极早承认为好。就像面对性病的漫延,社会终于承认了中国性工作者的存在,这才有了要求娱乐场所必备安全套的规定。关于中国青少年的性现状,据《信息时报》报道,2005年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广东、广州的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比例已经高达10-30,中学生则达到了177。而广州不久前举办的性文化节前一项针对大学生的调查显示,最近半年里有87的男生、62的女生有过性压抑或性苦闷;有95的男生、68的女生有过性幻想。通常男生会在半个月出现一次性渴望,女生则是三周。广州市计生局副巡视员段建华说:“70后的人往往会有处女情结,80后的人往往感情好就行,而90后的干脆就问,这(指性)需要感情吗?”在一次专题讲座中,段建华建议:家长宜亲自将安全套放进12到15岁孩子的书包里。初一看,觉得这个建议相当前卫,但细想想,也不失为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措施。有了避孕套,至少会使那些对性事懵懂未知的少年在感情失控时得以一点点自我保护。只是这样的措施该怎样施行,倒真不好想象。公允而论,中国的父母较之全世界的人类恐怕是最“惜子”的一族。在对待子女的养育上算得上不惜工本,所谓“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城市里条件好的家庭从小就让孩子上各种各样的益智类学习班,读小学上中学找关系交赞助费想尽办法也要让孩子上一流的学校;而在广大的农村,父母更把读书当成“小鲤鱼跳龙门”的唯一手段,我们已看到了太多举债让孩子读书的悲情故事。但“惜子”只是一方面,另一面则是令人慨叹的所谓“鸿沟”,且不说那些没有读过多少书的父母们,即使是城里生活境况较好、文化教养也相对优越的人群,通常也很少与子女沟通。孩子们对父母的评价大多是“根本不了解我们心里在想什么”,一家人在饭桌上的谈话内容往往局限于胖了瘦了、吃的好不好、考试多少分,似乎这就完成了家长的责任,而孩子们呢,只好把大量课余时间消耗在孤独的网络游戏中。如此不知沟通也不知怎样沟通的情境下,若有哪位家长敢于把避孕套放进孩子的书包,很难想象会引来怎样的后果。首先,家长得认定孩子已经早恋,并且可能进行性行为,而这会不会让孩子感觉唐突,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