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2、盘庚迁殷:盘庚迁都殷,统治稳定3、灭亡:商王纣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三、武王伐纣(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3、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四、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②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3)分封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出现原始社会后期;2、发展商周时期:(1)特征: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泥范铸造法”)(2)代表性的青铜器: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工艺精美的青铜器四羊方尊二、甲骨文记事1、定义: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2、发现者:王懿荣(清朝)3、价值: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三、甲骨文的造字特点:1、造字特点: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2、意义:已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1)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时期。
f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2、手工业:规模扩大。3、商业:出现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二、王室衰微:社会动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步遭到瓦解。周王室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国势力崛起。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三、诸侯r